均衡器各个频率的作用,EQ如何调节人声干净

简介人声eq参数调整1、话筒干,唱歌累:
原因:麦克风中频能量不足;解决方案:提高800Hz频段;
2、低音硬:
原因:超低音上限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125-160Hz;
3、低音散:
原因:低频下

调整人声eq参数

1、话筒干,唱歌累:
  原因:麦克风中频能量不足;解决方案:提高800Hz频段;
2、低音硬:
  原因:超低音上限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125-160Hz;
3、低音散:
  原因:低频下限能量过大;解决方案:提高超低音下限频率;
4、低音混:
  原因:低频中心频率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60-80Hz;
5、声音单薄,或声音干燥:
  原因:中低频能量不足;解决方案:提高250Hz;
6、声音打耳朵:
  原因:中频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IK-1.25KHz;
7、声音炸:
  原因:中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2K-4KHz;
8、声音刺耳:
  原因: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6KHz;
9、声音烦躁:
  原因:高频不灵活;解决方案:衰减8K-1OKHz;
10、声音发毛:
  原因:超高频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衰减12K-16KHz;
11、感觉高、中、低频脱节:
  原因:分频频率附近频段衰减过多;解决方案:增加分频频率附近的平衡,增加融合度;
12、感觉麦克风和伴奏音乐结合不好:
  原因:①麦克风和音乐的比例不对;②预延迟参数不正确的效果器解决方案:①重新调整麦克风和音乐的比例为6:
4;②减少效果器的预延 时时间;
13、感觉超低音缺乏弹性:
  原因:超低音不协调;解决方案:衰减频率接近下限40Hz或50Hz,提高基准频段80Hz;
14、声音不够清晰:
原因:中低频太胖;解决方案:衰减300-500Hz;
15、人声不透:
  原因:中高频不足;解决方案:调音台中频扫频至3K,适当提升;
16、超低音太软,无力:
  原因:分频点设置过低;解决方案:将分频点提高到120Hz左右,并提高100-125Hz频段;
17、全频音箱感觉不透明:
  原因:缺乏中高频;解决方案:提高3.5KHz;
18、麦克风声音太硬:
  原因:中低频和中高频比例错误;解决方案:衰减500-630Hz,衰减1.6K-2.5KHz;
19、麦克风加入混响后,声音混合;
  原因:混响低频过多;解决方案:在调音台上适当衰减混响低频;
20、超低频声压不大,但共振声强:
  原因:超低频下限能量过强;解决方案:50Hz以下频段大幅下降;
21、声音层次感差:
  原因:中频过强;解决方案:宽衰减800-1.6KHz;
22、缺乏高频空间感:
  原因:高频单元超高频段特性差;解决方案:全面衰减IOK以下至2KHz的频段,然后提高整体增益;
23、系统有压限器,压限器开始工作时,低音变散;
  原因:压限器启动时间过快;解决方案:减慢压限器启动时间;
24、麦克风加入激励处理后,声音发毛发刺;
  原因:激励过多,激励频率高;解决方案:减少激励,减少激励频率;
25、在音乐中加入激励后,低音混合,感觉肥大;
  原因:激励过多,激励频率低;解决方案:减少激励,提高激励频率;
26、麦克风声音薄,扁;
  原因:中低频不足;解决方案:调音台均衡扫频至300Hz左右,或均衡器提升250~300Hz;
27、麦克风加入混响效果后,清晰度下降,唱歌累;
  原因:混响尾声过长;解决方案:利用混响尾声衰减旋钮DECAY加快混响尾声衰减时间,在人声停止后半拍至1拍混响停止段;



1.[20-60Hz]影响音色的空间感,因为音乐的基音大多在这个频率以上,这个频率很难表达,powermp3没有这个平衡。

2.[60-100Hz]是低音的基音区,影响声音的混厚感。如果这个频率很丰满,音色会显得厚实,混合感强,如果不够,音色会变得无力;如果太强,音色会有低频共振声和轰鸣声。有大鼓、定音鼓、钢琴、大提琴、大号等少数频率极低的乐器。

3.[80-160Hz]主要表现出音乐的厚实感。如果音响在这部分重播效果好,会觉得音乐厚实自信。如果这部分表现良好,在80Hz以下缺乏时,甚至不会感到低音。如果表现不好,音乐会会有一种沉闷的感觉,甚至很多低音炮扬声器的重放上限,可以判断你的低音炮扬声器的频率上限。

4.[150-300Hz]影响声音的强度,尤其是男性声音的强度。这个频率是男声的低频基音频率,也是音乐中和弦的根音频率。

5.[300-500Hz]表现人声(唱歌、朗诵),这个频段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,好的人声明亮、清晰,否则薄、浑浊。

6.[800Hz]影响音色的强度。如果频率丰满,音色会显得强烈有力;如果不足,音色会显得松弛,即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突出,低频成分明显;如果太多,会产生喉音感。如果喉音太多,就会失去语音的个性,适当的喉音可以增加性感。因此,音响工程师称这个频率为“危险频率”,这主要体现在声音和打击音乐上。

7.[1kHz]是音响设备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,通常在1kHz下测试音响设备中给出的参数。这是人耳最敏感的频率。

8.[1.2kHz]可以多一点,不要太多,可以提高声音的亮度,过多会使声音变硬。[NextPage]

9.[2k-4kHz]穿透力强。人耳腔谐振频率为1∽4KHz,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很敏感。2-4kHz对声音亮度影响很大,一般不应衰减。这一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很大。假如空频成分过少,听觉能力会变差,语音会显得模糊不清。假如太强,就会产生咳嗽的感觉。,适当的提高可以提高声音的亮度和清晰度,但在4kHz时不能太突出,否则女声的声音会太重。

10.[4k-8kHz]这个频率最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亮度。如果缺乏频率成分,音色会变得平淡;如果这个频率成分太多,音色会变得尖锐,声音可能会出现齿音。压限器通常会美化这种频率。大多数女声,以及大多数演奏乐器。

11.[8k-12kHz]这一段是音乐的高音区,对音频的高频表现最为敏感。适当的突出(一点点)对音频的层次和颜色有很大的帮助,也会让人觉得高音丰富。然而,过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音,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尖尖的声音和头发。如果缺乏这一段,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。

12.[12k-16kHz]会影响整体色彩感,过于暗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,过多会产生毛刺感。13.[16k-很多人可能听不到20kHz。听不到并不意味着设备不能回放,只有很少有人能听到20kHz。这种频率会影响高频亮度和整体空间感。太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,太多会产生飘忽感,容易产生听觉疲劳。这里主要表现出电子合声、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。[NextPage]

均衡器各个频率的作用,EQ如何调节人声干净[EQ各频段调节效果]每个频段分为[过低]、[半满]、[过高],效果以~隔开。

“1”20Hz-60Hz[过低]空虚~[半满]空间感好~[过高]低频共振声显示“嗡嗡”声。

“2”60Hz-100Hz[过低]无力~[半满]混厚感强~[过高]低频共振声显示“轰”声。

“3”100Hz-150Hz[过低]单薄~[半满]丰满度增强,浑浊~[过高]显示“哼”声。

“4”150Hz-300Hz[过低]软绵绵~[半满]声力强~[过高]生硬。

5.300Hz-500Hz[太低]空洞~[半满]语音强度~[太高]有电话声音色。

800Hz[过低]松驰感~[半满]强烈感~[过高]喉音重。

7.500Hz-1KHz[过低]有收缩感~[半满]声音轮廓清晰~[过高]声音向前凸出。

“8”1-2KHz[过低]松散,使音色脱节~[半满]透明度强~[过高]跃感。

“9”2-3KHz[太低]朦胧~[半满]亮度增强~[太高]僵硬。

“10”4KHz[过低]模糊~[半满]穿透力强~[过高]咳嗽音量。

4-5KHz[过低]声源变远~[半满]声感强~[过高]声音变近。

5-6KHz[过低]含糊~[半满]清晰度强~[过高]尖锐。

6-8KHz[过低]暗淡~[半满]透明~[过高]齿音重。

“14”8-10K[过低]平淡~[半满]S音明显,透明~[过高]尖锐。

15-12KHz[过低]无聊,失去光泽~[半满]金属声强~[过高]尖噪。

16-16kHz[过低]失去光泽~[半满]金光四溅~[过高]刺耳。

“17”16-20kHz[太低]魅力丧失,色彩丧失缺乏音色表现力~[半满]依靠人体颅骨传导来感受声音的魅力,色彩充满音色表现力~[太高]宇宙声感和不稳定感。

[NextPage]

1、100Hz属于温暖段,如果加强这部分可以使低音部分更加柔和和温暖

2、200Hz属于混浊低沉,调音色可适当减弱本段

3、300Hz~1KHz属于大多数音乐的主要频段,突出这个频带可以增强音色的骨骼,但有时突出这个区域会让音乐看起来有点“粘”主要在300Hz~800Hz之间

4、1KHz~2KHz频段容易发出“嗡嗡”声,削弱频带会使声音干净,但也会失去部分效果5、2KHz~4KHz温暖,不失亮度,非常适合吉他乐器

6、4KHz~5KHz属于音质粗糙的频段,这部分过高会导致整体音量上升

7、7KHz或7KHz以上,属于高频段,音质尖锐,攻击性强,容易发出嘶嘶声

8、8KHz~10KHz的范围属于钗片的音色范围。如果有“咔嗒”声,可以适当减少变频段

    © 版权声明
    THE END
    喜欢就支持以下吧
    点赞13赞赏 分享
    评论 抢沙发

   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  暂无评论内容